2017年4月20日,地铁14号线从化段沿线及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竞赛专家评审会在从化召开,经过激烈角逐,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提交的方案“山水城·广从芯”获得第一名。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从化,作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山水田园城市,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享誉盛名。今天,地铁14号线轨道交通蓄势待发,将引领城市发展,为从化注入新动力,塑造从化金脊。
山水城·广从芯
TOD引领城市发展实践区、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广从创新产业提升区、广州北部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地标
一、规划结构:一条金脊串五镇总体结构,助力从化向千亿级城区跃升!
14号线作为联系从化城区和广州市区的重要纽带,从化的自然优势、广州主城区的公共服务,将紧密联系起来。
二、总体思路:“基于生态基底做土地储备,基于土地储备做空间规划”
为践行落地规划,规划提出土地储备与城市设计并行,规划按应储尽储原则,在基于总规三区四线、土规、生态廊道的基础上划定成片储备开发范围和城市综合体范围。
三、站城协同:依托站点集聚发展,以站城协同塑造从化新名片
通过功能集聚复合,结合站点高强度开发,以垂直都市理念打造站城一体,有效控制城市蔓延,释放更多连续性的生态空间。
按照“零距离”换乘、一体化建设运营要求,以便利出行、便捷换乘为主要目的,以轨道交通场站为核心,科学组织出入口、换乘设施、步行系统与城市生活服务设施,构建与轨道站平层衔接的多首层上盖,提供全天候、一站式出行服务。构建轨道交通场站及相关设施布局协调、交通设施无缝衔接、地上地下空间充分利用、轨道运输功能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建设。
四、产业规划:以特色小镇的思路将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联系在一起
规划提出打造科技产业创新、生态旅游服务交融的“双带”特色产业,规划采用“特色小镇”的模式作为驱动链条,引领从化产业转型升级。街口片区定位为展示从化TOD引领城市发展发展理念的中心枢纽小镇,江浦片区为职住平衡、功能完善的活力小镇,邓村片区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欢乐小镇,神岗片区为高品质服务的健康小镇,太平片区为产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到创造的创智小镇。
五、智慧交通:构建半小时都市生活圈
为缓解105国道交通压力,规划提出“三组团疏解密车流”的路网方案,将机动车流通过三条组团环路引导至东西侧高快速路,交通缓解后的105国道将转变为“城市公交走廊”。
六、岭南特性:塑造岭南气质的城市
错落有致、张弛有度的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协调呼应,规划重点对山边、水边、站边的城市重点地区提出控制导引,实现城市与山水融为一体。镬耳墙、坡屋顶等反应岭南气质的建筑细节将被采用,凸显岭南特性。
七、五彩城市:开创五彩城市蓝图
以轨道城市、繁荣城市、蔓藤城市、旅游城市、安全城市为目标的五彩城市蓝图
轨道城市:地铁1公里范围覆盖人口90%,到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0分钟,到达广州市中心城区45分钟。
繁荣城市:打造广从北部纽带,从连接到联动;形成双带特色产业,化隔离为吸引;以特色小镇为驱动,变路途为核心。
蔓藤城市:规划形成指状渗透的生态廊道格局,有效保障城市风道发挥其对城市热岛、雾霾的缓解作用。(城市公园500米覆盖率100%,200米可达街头公园、500米可达滨水岸线。相比城区减少水土流失50%,-5℃低于市区温度)
旅游城市:精心设计一条“20公里景观之旅”,改变地区以往仅作为通道的“路途印象”,使地区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安全城市:结合山地城市易洪易涝的特点,通过对区域洪涝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采用生态拦截、弹性管控、海绵城市等手段打造以人为本的安全城市。(减少40%暴雨径流,延迟10min暴雨径流峰值)
八、实现城市功能六大提升